形神共养

  形神共养,指形体与精神的协调统一,身心和谐的养生原则,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,而且要注意精神的调摄,使形体强健,精神充沛,身体和精神得到协调发展,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。中医学认为,人的形体与精神活动具有相互依存、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。形者神之质,神者形之用;形为神之基,神为形之主;无形则神无以生,无神则形不可活。这种“形神合一”或称“形与神俱”的生命观,是“形神共养”养生原则的理论依据。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,总而言之,不外“静神”与“动形”两端,即所谓“守神全形”和“养形全神”。

  形神共养,神为首务,神明则形安。神为生命的主宰,宜于清静内守,而不宜躁动妄耗。通过清静养神、四气调神、积精养神、修性怡神、气功练神等,以保持神气的清静,加强精神修养,使寿命得以延长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说: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”旨在强调养神要保持心态平衡与心神安定,节制七情,少私寡欲。孙思邈说:“养生之道,重在养神;养神之要,重在养德。”儒家养生主张仁者寿,德高寿自长。道德崇高者,怀有仁爱之心、胸怀宽广的人容易长寿。

  形体是生命的基础,神依存于形,有了形体,才有生命,有了生命方能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。形盛则神旺,形衰则神衰,形谢则神灭。形体的动静盛衰,关系着精、气、神的兴衰存亡。中医养生学主张动以养形,以劳而不倦为度。通过劳动、舞蹈、散步、导引、太极、按摩等,以运动形体、调和气血、疏通经络、通利九窍、健身延年,又可以借助调饮食、节劳逸、慎起居、避寒暑等方法。动以养形,静以养神,动静结合,只有形神共养形体保养与精神调摄并重,动以养形,静以养神,动静结合,刚柔相济,达到调神与强身的统一,才符合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,有益于健康和长寿。